各教学单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必须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各专业要加强课程融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
一、夯实课堂阵地。把铸牢教育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重任。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里融入铸牢教育,提高各民族学生的知识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增强铸牢教育实效。
三、打造“金课”。立足时代,从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中梳理提炼蕴含民族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教学素材,将各族人民正在书写的时代故事、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为铸牢教育的宝贵资源,讲好中华民族反对侵略、团结抗争的革命故事,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的建设故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发展故事,不断拓展“大思政课”的价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