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 加快转型发展
提高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在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乔志和
2014年10月29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教育厅2014年工作要点和学校七届一次教代会工作安排,总结2013—2014学年教学工作,布置2014—2015学年教学工作任务,组织动员全校师生,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提高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
一、2013—2014学年教学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校党委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教学各部门、各单位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优化专业结构。新增了应用化学、酒店管理和秘书学3个本科专业,申报油气储运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申请撤销音乐学、美术学2个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省级、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制定了实施方案,按照建设计划稳步推进。开设了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幼儿教师培养实验班。制定(修订)了33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专业集群发展。初步确定了石油石化、机电信息、生物工程、管理经营、文化艺术、教师教育等六大专业集群。
(二)课程建设不断创新
开展创新课程建设。评选了《班级管理》等10门创新课程,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探索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质量建设。评选校级合格课44门、优秀课20门。《唐宋词鉴赏》课被确定为首届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名教师在全国及黑龙江省首届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中获奖。2名教师在黑龙江省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完善通识选修课。依托油田公司软科学项目,开展了铁人精神、企业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建设工作。遴选了10门尔雅视频公开课纳入通识选修课教学。
(三)教学改革和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
教学改革取得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1项、二等奖12项。资助出版立项教材5部。结题省高教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项、校级37项。教学研究不断加强。新立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项、油田公司软科学项目2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4项。发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的作用,开展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供求与教师教育改革调研,该中心入选首批省教育科学实验基地。
(四)实践教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市政府投入200万元),与大庆市政府、大庆油田矿区事业部共建大庆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并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大庆市幼儿教师发展中心,暑期培训大庆市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1000人。2013年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含中央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完善化学化工学院和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的实验室。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首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立项建设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学科竞赛取得新进展。新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省级51项、校级40项,组织学生参加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化工设计等36个学科竞赛,获奖近300项。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共建。与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新建了10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将大庆动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庆简佳设计室引进校园。继续完善5个示范教育实习基地,教育见习、研习和混合编队集中实习工作,成效明显。开展顶岗实习,选派33名学生到大庆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加强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坚持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于生产一线,真题真做,制定了《大庆师范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坚持抄袭检测制度,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
(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完善顶层设计。完成了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以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为核心内容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修订了《大庆师范学院教学督导条例》,进一步强化了校、院两级督导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组建了新一届校级教学督导专家组和院(部)教学督导组。校、院(部)两级教学督导组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了学校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评教、评学、评管和专项评估“四评并举”。开展了院(部)教学管理评估工作,对汉语国际教育等3个专业进行了论证式评估。修订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和学生评教管理办法。开展了2013—2014学年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组织了28场学生评教宣讲动员会,对612名教师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估和认证,其中认证为合格的校内教师570人,认证为可以续聘的外聘教师42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有288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比上学年增加了20名,学生考研录取率为40%,毕业生考研率为11%;有2606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学位授予率为98.5%。
同志们,在七届一次教代会上,我校把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确了把学校建成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大庆师范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总体方案》,认真总结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厘清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和顶层设计,更新了教育观念,深化了办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认识。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学校还面临诸多挑战,除了办学体制机制的因素外,自身还存在一些制约转型发展的问题。在教学方面,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不高,服务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实力不强;二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不平衡,多数专业与企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合作不深入,产学研合作教育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理念和思路还没有完全转化成全体教师工作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专业特色还不突出,课程内容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还不高,科研成果对教学的转化率不高;四是教学投入还不足,尤其是实践教学投入还需增加;五是双师型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模式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效果还需提高。
二、2014—2015学年主要工作
2014—2015学年教学工作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德施教,立德树人,以培养具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改革步伐,适应学校转型发展。
(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1.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是转型发展的前提。加强新上专业论证工作。修订《大庆师范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新增专业的原则,重点考察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与地方主导产业的符合度、与地方企事业的共建度,新增专业必须有明确的服务行业和具体的合作企事业单位,没有地方企业共建点的专业坚决不上。紧密对接黑龙江省“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和大庆市“1+5”产业格局,做好新建专业的调研论证工作,2015年拟申报3-4个本科专业。开展新一轮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做好现有校级重点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的验收工作,并开展新一轮校级重点专业评审和重点建设专业遴选工作。评审校级重点专业3-5个,确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7-9个。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建设机制,对市场前景好的专业重点发展,对有一定市场需求而规模过大的专业限制招生,调整、改造人才培养质量规格与地方需求不适应的专业,停办报考率低、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办学效益低的专业。推动专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对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进行优化整合,加强专业集群建设,集中教学资源,以形成集合效应,使人才培养形成鲜明的行业或产业特色,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专业竞争力。
2.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基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各专业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自身专业建设基础,梳理服务面向和定位,明确服务的行业、区域、岗位或岗位群,准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升级发展需求相吻合。参照行业企业标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设计知识、能力、素质规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技术逻辑体系,突出能力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使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有职业资格认定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统筹兼顾,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出台卓越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完善“卓越教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职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二)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个专业都要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其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示范实习基地的人员比例不低于30%,以此增强行业企业办学参与度。不断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协同育人。所有专业都要与用人单位或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在转型试点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快引进企业应用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中心,强化教学、生产、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开展项目研发、产品设计及工程训练。做好示范实习基地的遴选工作。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兼顾国企与民营、教学与科研、实习与就业,选择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典型企业,建立稳定的示范实习基地。努力开拓技术创新服务,深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质性项目研发和成果应用,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
2.推进教学做评一体化。扎实做好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育学类课程研究与实践”示范项目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在教学改革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按照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思路,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按照“实用、有效、先进”的原则,面向职业和实践,紧跟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及时将学科研究最新成果、行业企业实用先进技术引入课程教学,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理论的应用,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加强过程考核,加大能力考核内容,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提高到50%。
(三)扎实做好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完善课程建设顶层设计。修订《大庆师范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调整课程建设等级,以“合格课”建设着眼准入管理,“重点建设课程”着眼过程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着眼质量提升,“创新课程”着眼课程改革创新,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抓好课程建设。做好课程转型升级。校级精品课程分批分期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逐渐转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培育精品视频公开课。做好课程归属工作。对课程进行梳理,按照有利于课程管理和建设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相近的课程归属到一个教学单位进行管理。
2.大力推进创新课程建设。创新课程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课程上的体现。通过创新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的综合改革,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先进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努力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对2013年立项的创新课程进行中期检查,遴选2014年创新课程10门左右。各院(部)要做好规划设计,制定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创新课程建设。
3.加快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步伐。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把统一的教材体系转化为生动的教学体系,加大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的力度,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观,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新要求。制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在做好分层次教学、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基础上,探索分类教学,开设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对外语的需求。完善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完善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拓展俱乐部项目,将教学、训练、竞赛、课外活动等时间安排最大限度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改革公共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信息化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推进大庆油田软科学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工作,打造铁人精神十讲、石油工业概论、生态文明之路、创业导论等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加大对大学生优秀民族精神、石油科技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等教育。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规划与管理。科学规划工科实验室,全面整合文科实验室,对全校现有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梳理,核准实验室相关信息,重新确定实验室名称、功能和服务范围。完善实验室建设相关制度,新建实验室、撤销实验室、更名实验室都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审批。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以教学为中心,强力推进理工科新建实验室建设,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加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加强条件建设、队伍建设、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开设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使有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验课程达到100%。进一步开放实验室,扩大开放范围、时间和学生参与面,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活动等创造条件。
2.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各专业要重构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科学设计训练项目、训练内容和考核标准,加强训练的指导与考核,提升学生专业(职业)技能。规范学科竞赛管理。修订学校学科竞赛管理规定,进一步厘清学科竞赛项目,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度高、实践性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学科竞赛项目。各学院完善校内学科竞赛章程,有计划开展学科竞赛,校级竞赛注重学生的参与面要广,国家级、省级竞赛确保参赛项目质量要高、获奖层次要高。每年要认真做好校、院两个层面的学科竞赛总结、评比和表彰活动,激发教师指导热情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扎实做好实习工作。继续推进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专业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创新。探索灵活多样的毕业论文形式,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研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论文选题要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应用性,要微观具体、客观真实,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五)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1.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工作,健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相关文件,使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全体师生明确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模式、基本框架和基本流程,明确各自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各教学单位构建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子系统。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管理队伍结构。按照应用技术大学教学管理要求,优化教学管理队伍,配齐、配强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专家,建立一支既懂教学管理,又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教学管理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激励政策,加大培训培养力度,为教学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纳优秀人员到教学管理队伍中来。
3.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工作。继续坚持评教、评学、评管和专项评估“四评并举”制度,强化校、院(部)两级督导组织作用,校级督学参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产学研合作教育等重大教学问题的论证工作,院(部)教学督导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建立健全能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制度,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定期收集生源质量、在校学生学习状况、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毕业生社会满意度等质量信息,及时做好统计分析与结果反馈,为学校决策提出应对策略与改进措施。
(六)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1.培育良好师德师风。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部)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大力宣传我校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张丽莉引领高尚师德和良好校风活动,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氛围。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方案,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师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师德监督,有效防范师德失范行为。学校按照教育部划出的“师德七条红线”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建立问责机制,违反师德红线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提升教师的实践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关键在教师。学校坚持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教师到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科技企业访学研修,强化科技创新与应用研究能力。各学院要统筹安排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努力创造机会、构筑平台,保证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锻炼,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岗位实践经历。每个专业尤其是校级重点建设以上专业在建设期内,专业教师必须有承担横向合作项目的经历。全校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实践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教师要了解授课专业及其服务领域的实践特点,专业基础课教师要清楚授课专业及其服务领域的实践要求,专业课教师要熟悉或掌握本专业及其行业领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行业技术标准。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修订《大庆师范学院教学团队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教师课程定向,按照“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的要求组建教学团队,并与科研团队建设相匹配。做好校院两级教学团队的评估验收,对通过验收的团队继续给予经费支持,遴选新一批教学团队。加强团队管理,各教学团队制定三年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并抓好落实工作,发挥整体功能,推动教学研究、改革和创新。
4.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基本技能竞赛和专业技能培训。采取以赛代训的方式进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开展全校微课比赛、课件比赛、课堂教学大赛等评选表彰活动,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专业(职业)技能比赛或展示,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广大教师应以德立身,通过严谨的学风,铸就良好的教风,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指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在全校范围内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同志们,建设有鲜明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是一个持续、艰苦、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蝶变、超越、脱胎换骨的转型与提升过程,需要很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让我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深化教学改革,加快转型发展,为开创学校教学工作新局面,实现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